close

  本報北京8月27日訊 記者席鋒宇 今天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聽取了國務院關於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工作情況的報告。受國務院委托,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楊晶向大會作報告。楊晶說,一年多來,國務院先後取消和下放7批房地產632項行政審批等事項。
  談及一年多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工作取得的重要階段性成果時,楊晶說,一批涉及企業投資項目核准、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許可以及對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的資質資格認定事項被取消或下放。修訂了政府固態硬碟核准的投資項目目錄,需報國務院部門核准的企業投資項目減少60%左右。改革工商登記制度,放寬市場準入,將“先證後照”改為“先照後證”,註冊資本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將126項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改為後置審批,約占改革前前置審批事項的五分之三,將企業年檢制度改為年度報告公示,推進工商註冊制度便利化。減少、整合財政專項轉移支付項目,從改革前的220個減少到目前的150個左右,減少了近三分之一。
  “三mSATA公”經費比預算減少近10億元
  本報北京8月27日訊 記者席鋒宇 關於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mSATA快政府職能轉變工作情況的報告指出,2013年中央行政事業單位“三公”經費實際支出比年初預算減少9.54億元。
  報告指出,轉變政府職能ddr4 記憶體必然要求切實轉變作風。一年多來,國務院嚴格控制財政供養人員,確保只減不增,人員編製總量沒有新增。沒有新批政府性樓堂館所項目,嚴格按標準清理規範辦公用房,研究提出全面推進公務用車改革的意見。31個省級本級公務接待費減少26%左右,騰出的資金用於改善民生、發展經濟。
  將推進行業協會商會去除行政化
  本報北京8月27日訊 記者席鋒宇關於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工作情況的報告指出,將加快培育規範社會組織,推進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探索一業多會,著力去除行政化。
  報告透露,國務院正在開展社會組織管理制度改革,對行業協會商會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實行直接登記。全面清理規範行政審批前置環節的技術審查、評估、鑒證、咨詢等有償中介服務事項,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切實發揮應有作用。
  加強取消下放事項事中事後監管
  本報北京8月27日訊 記者席鋒宇關於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工作情況的報告指出,在簡政放權的同時,國務院高度重視加強市場監管。針對取消下放的審批事項,國務院有關部門積極研究提出相應的事中事後監管措施。
  這些措施包括告知性備案、發揮相關行業協會作用、制定行業從業標準、完善信用管理體系、定期不定期抽查和加大行政問責等,努力做到權力和責任同步下放,調控和監管同步強化。報告還指出,對關係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生命財產安全以及可能妨礙市場公平競爭等事項,有關部門切實加大了監管力度。
  重點攻關700多個審批項目“硬骨頭”
  本報北京8月27日訊 記者席鋒宇 關於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工作情況的報告指出,國務院審改辦已從各部門現有行政審批項目中梳理出涉及投資、創業創新、生產經營、高技術服務等領域共700多個行政審批項目,將對這些社會關註度高的“硬骨頭”進行攻關,更好地向市場和社會放權。
  報告介紹,今年還將再取消和下放200項以上行政審批事項,使簡政放權等改革成為持續激發市場活力、優化市場環境的“長效藥”。同時全面清理前置審批,徹底廢止非行政許可審批,再次修訂政府核准的投資項目目錄,進一步取消或下放含金量更高的投資核准事項,推出和落實更多向社會資本開放的項目。研究取消、整合和規範前置審批及其中介服務的措施和辦法,改進和創新企業投資項目核准制。
  審批事項下放出現“中梗阻”問題
  本報北京8月27日訊 記者席鋒宇關於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工作情況的報告指出,有些審批事項下放後,地方承接能力不夠,出現了“中梗阻”問題。
  報告對改革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梳理。報告指出,總的看,政府職能越位、缺位、不到位問題依然突出,不該管的管得過多,一些該管的又沒有管好,管理服務能力較弱,行政效能不夠高。
  報告指出,一些部門目前取消、下放的審批事項中“含金量高”的項目還不夠多,特別是束縛企業生產經營、影響人民群眾就業創業創新的事項取消下放不夠,企業和群眾感到還不夠“解渴”。改革中也還存在部門之間、部門與地方之間統籌、銜接、配套不夠的問題。國務院有的部門將項目審批權取消或下放,但其他部門相關審批權沒有同步取消或下放。地方實施的由法律法規、國務院文件以及部門規章設定的審批事項,地方政府無權取消或下放,需要國務院部門加快研究。
  報告還指出,改革和工作中還存在著行政運行不夠規範、不夠透明,與審批相伴的中介評估服務問題日益突出,政府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有待轉變等問題。
  堵住各個部門隨意實施審批漏洞
  本報北京8月27日訊 記者席鋒宇關於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工作情況的報告指出,為了從制度上堵住各部門隨意實施審批的漏洞,國務院各部門公開現行行政審批項目的同時還全面清理了非行政許可事項。
  報告指出,開展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清理規範工作主要是因為這些事項中很多名義上不是行政許可,但實際面向社會和企業,設定隨意性大、實施不規範,與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原則相違背。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國務院專門印發文件,開展清理工作,目的是堵住這個“偏門”,消除行政審批灰色地帶。在開展清理的同時,也著力規範了行政許可的設定,對新設行政許可的標準、審查程序和監督等作了更為具體嚴格的規定。
  建立健全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機制
  本報北京8月27日訊 記者席鋒宇關於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工作情況的報告透露,將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
  報告在談及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政府管理,切實履行好政府管理職能時介紹,將健全監管體制機制,整合優化執法資源,建立縱橫聯動協同管理機制。運用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加強監管和服務,完善以隨機抽查為重點的日常監督檢查制度,公開政府市場監管執法信息,強化執法考核和行政問責。健全社會監督機制,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自律作用、市場專業化服務組織和公眾輿論的監督作用。完善科學規範的責任追溯制度、經營異常名錄和黑名單制度,對違背市場競爭原則和侵害消費者、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市場主體進行重點監控,對違法違規者嚴厲懲處,營造公平法治的市場環境,盡政府應盡職責。
  制定企業投資項目核准備案條例
  本報北京8月27日訊 記者席鋒宇為了更好地在法治軌道上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關於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工作情況的報告介紹將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發揮法治對政府職能轉變的引領和規範作用。全面清理相關法規規章和規範性文件,及時提請修改有關法律,把改革攻堅克難與法律法規立、改、廢、釋更好地結合起來。
  二是通過法治手段規範政府行為。研究制定政府投資條例、企業投資項目核准和備案管理條例等法規,著力規範投資、生產經營等重點領域的審批行為,完善行政執法程序,細化執法裁量標準,加強行政執法監督和規範性文件備案審查等方面的制度建設。
  三是始終堅守和遵循法治原則。嚴格依據法律規範辦事,確保行政決策依法作出、行政權力依法行使、行政違法行為依法得到追究。
  (原標題:632項行政審批事項被取消和下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l74slgmj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