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中國青年報》(2015年01月04日01版)
  你的警服里,我依稀感受到煙火的味道;你的面容里,刻畫著最精彩的青春印記。媒體上,網絡里,你們的照片被無數的人凝視,其中,也有摯愛你們、盼望你們平安的父母、親人和戰友。年齡最大的22歲,最小的只有18歲,此刻,很多人感到心痛,更多人的淚水為你們而流——新年剛剛來臨,一場燃燒在哈爾濱的衝天大火,奪走了5名消防戰士年輕的生命。
  在驚心動魄的撲火現場,在地震過後的廢墟上,在冰雪災害的大路上,到處都有消防官兵的身影。這些年輕人,有的還不滿20歲,在父母眼裡還是小孩,是家裡的寶貝,可在危難時刻,他們除了挺身而出,除了犧牲奉獻,別無選擇。
  若不是災難來臨,將他們以一種悲壯的方式推到公眾面前,或許很少有人知道,在撲火和救援里,他們度過了怎樣的青春——沒能在創富的時代里去追求財富神話,也沒有在信息年代里成為知識精英,當他們告別家鄉、穿上警服的時候,就意味著面對危險。他們需要隨時做好準備,出現在災難現場,應對各種突發事件,保護和搶救人民的生命和財產。這是職責所在,他們責無旁貸,誰都懂得生命可貴,可危難中的相救,時常是以命換命。有人說,選擇了消防員的生活,就選擇了奉獻和犧牲。
  也許,有人會問:我們這個時代,還需不需要這種服從命令的隨時犧牲?在人生多種選擇、價值觀多元的當下,還要推崇這樣的奉獻精神嗎?
  災難現場,意外隨時都可能發生,消防員的職責,讓他們無法迴避。任何國家,消防隊員都是犧牲比例最高的職業之一。無論何時何地,什麼體制,怎樣的社會科技水平,都會有一部分人被選擇出來,去為民眾抵擋風險,甚至獻出生命。任何時代都需要英雄主義,奉獻和犧牲精神從來都是人類最崇高的品德之一。在我們這個日益物質化的時代,這尤顯珍貴,如果不是這些勇士衝上去,我們每個人都可能陷入危難,請放下冷冰冰的“理性”,向英雄們鞠躬致敬!
  救災還在繼續,善後處理、火災原因調查也會逐步進行。火災再一次提醒我們,“安全問題”不容忽視,不管是安全措施、監督管理,還是人們的安全意識,都需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火災之後,相關部門會依法啟動調查,沒有人能逃避應負的責任。
  可以設想,如果各項安全措施落實到位,如果安全防範意識足夠強,有些事故可以避免,有些災難可以不發生,年輕的消防員們也可以少一些犧牲——他們本不該如此匆忙地離去!
  凝望那些年輕的面容,內心涌出深深的傷痛。20歲的青春年華,生命卻永遠地消失在大火中,讓人怎堪接受?撲火現場,並肩作戰的戰友面對著瞬間被埋的伙伴,“情緒幾近崩潰”。朝夕相處的戰友,就這樣以一種殘酷的方式離去,怎能不流淚,不心疼?
  逝去的身影背後,是青春的擔當。他們用年輕的生命,詮釋了消防員的職責,展現了90後的風采,他們以自己的犧牲讓奉獻成為不變的精神傳承。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些名字:趙子龍、傅仁超、張曉凱、楊小偉、侯寶森。  (原標題:青春的選擇與擔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l74slgmj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